当前位置:首页 > 教育科研 > 课题教研
课题教研
大二班2013.9-2014.2个案观察记录表
发布日期:2014-2-28   点击:2477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大二班

内容(主题):苏州园林真好玩

课时数:6

目标:

1、了解冬日里苏州古典园林中腊梅花的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,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2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苏州园林的桥》  小组活动《建小桥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神奇的假山》

教学活动《体育:搭一搭》

教学活动《腊梅花》

观察实录:

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,我们欣赏了腊梅花,腊梅花以它独特的个性深得孩子们的喜爱,孩子们都非常喜欢这美丽坚强的腊梅花。欣赏过后,我给孩子们准备了报纸和皱纹纸,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。过程中,XXX看着手里的报纸摆弄了好久,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。这个时候,坐在边上的XXX对她说:“你看我,做得好么?”XXX看了看,问:“你这个怎么做出来的啊?我不会呀。”XXX说:“很简单的,你看,这个卷卷,然后贴上去。”说完,XXX学着他的样子卷了起来。不一会儿,就贴出了一根“树枝”,马上叫我看,对我所:“胡老师,你快看,我贴的对不对?”我对她说:“真不错!”XXX接着说:“是XX教我的!”然后就对着XXX说谢谢,看着他们开心的一起制作着梅花,我十分欣慰。

反思:

本次活动能够利用废旧材料制作腊梅花,从幼儿作品看,幼儿能基本掌握揉、团的技能,作品干净简洁,不足的是:在引导幼儿观看梅花的形状引导不够透彻,预设中幼儿会介绍梅花的疏密有致,师幼在了解梅花知识时交流更流畅,但实际上课时幼儿反应冷漠,以致教师讲解示范时间花费太长,从而影响幼儿作业时间,没有时间讲评。活动中孩子们相互讨论,互相帮助,合作完成了许多腊梅花的作品。孩子从同伴身上学习的这种方式让孩子们之间的交流多了,关系更为融洽了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大二班

内容(主题):苏州园林真好看

课时数:6

目标:

1、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漏窗、门洞、鹅卵石的几种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。

2、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3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漏窗》  小组活动《美丽的漏窗》
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鹅卵石》 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鹅卵石》
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美丽的门洞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门洞》

观察实录:

开展区域活动的时间又到了,孩子一切就绪,就待老师发号施令了。为增加孩子们开展区域活动的兴趣,我会定期在区角添加一些活动材料,在每次活动前都会向孩子介绍新玩具。这次区域活动我没有给孩子们分配区域,而是让他们自由选择区域开展活动。基本上每次区域活动都是给孩子们分配好区域内容,时间久了会让活动很死板,显得局限性。但要是突破原有的活动模式,我难免会对活动有很大的担忧和顾忌。我们班的孩子都非常的活跃,这样把它们放散开去,会不会乱成一团,以至一发不可收拾?没有指定性,会不会有争抢玩具的现象?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的脑海里呈现。当然,在活动前对孩子们的活动教育是不可缺少的。活动开始了,孩子纷纷选择区域、材料、同伴游戏了。一开始的时候还有很多小朋友来问我:老师,可以制作门洞吗?”“可以,区域里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门洞,玩好要整理好。毛昊、蒯乐几个人在位子上认真的铺着鹅卵石,这是新加入的材料,孩子还没使用过,于是我稍稍进行指导。之后我再去观察发现他们根据范例及我的指导已经拼搭的很好了。有的孩子这个玩了会整理好又换了地方,有的孩子邀请其他的孩子进入自己的区域游戏,有的孩子在观看他人游戏。

反思:

活动开展的很顺利,我之前的多种顾忌全然消失,没有乱哄哄的现象。意想不到的是,这样开放式的活动反而使活动更有生趣,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区域、选择材料、选择伙伴,反而显得井然有序了。发现孩子们有着自己的人际交往,行为模式,游戏方法,而作为老师的我则在旁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,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给予帮助。在我的关注指导下,孩子玩的很投入很开心,但愿时间在那一刻多停留会。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有助于孩子游戏的兴趣,在活动上有深层次的突破,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也将会尝试新的活动形式,让活动变得更有意义。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 大二

内容(主题): 苏州园林真好看

课时数:6

目标:

1、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漏窗、门洞、鹅卵石的几种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。

2、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3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漏窗》  小组活动《美丽的漏窗》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鹅卵石》 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鹅卵石》
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美丽的门洞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门洞》

观察实录:

     今天下午我们班的美术活动是粘贴画《花街铺路》。当我出示范例作品的时候,小朋友便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赞叹之声:好漂亮啊!多美的小路啊!花儿也很好看呢。看着范例作品小朋友就已经产生了动手的欲望,一个个显出跃跃欲试的神情。这个活动在粘贴绘画之前要求小朋友剪出许多的彩色碎纸屑,再用碎纸屑粘贴花团,最后在花团旁边粘贴满报纸球。我对操作方法步骤一一作了详细地解说并强调、演示了如何快速剪出碎纸屑的方法后,小朋友便兴致勃勃地开始工作了。在巡视的过程中,我发现了XXX小朋友,她也在认真剪纸,但没有按老师给的方法去操作:在她的手里,小纸屑是一小片一小片的剪出来,别的小朋友剪好纸屑已经开始粘贴报纸球了,可她还在不慌不忙地一片片地剪。在我的催促帮忙下,终于将纸屑剪好……

反思:

    在上述观察中,虽然老师已经详细讲解操作方法,但发现该幼儿并没有掌握如何快速剪纸屑的方法,可见该幼儿在学习中尚未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及专心观察习惯,而且没有时间观念,不在意速度,对周围小朋友的操作情况不注意也不会向同伴学习,这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。孩子的大部分知识、经验来自于倾听和观察及同伴之间的相互学习,良好的倾听、观察等习惯对于个体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。对于该幼儿要加强个别教育和指导,逐渐形成良好的倾听、观察习惯,并鼓励他向周边的同伴学习,努力调动幼儿多种感官积极投入到学习中,促使幼儿取得更大的进步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 大二

内容(主题): 苏州园林真好看

课时数:6

目标:

1、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漏窗、门洞、鹅卵石的几种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。

2、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3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漏窗》  小组活动《美丽的漏窗》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鹅卵石》 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鹅卵石》
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美丽的门洞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门洞》

观察实录:

   XXX是个乖巧、可爱的男孩子,平时不善于表达,在活动中缺乏自信,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。选区游戏开始了,XXXXXXXX都选择了建构区的游戏,这次搭建的主题是“苏州园林里的门洞”。游戏一开始,XXX就发挥自己的“组织特长”对大家说:“咱们来搭一个门洞吧,旁边有长廊。”她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,于是,几个幼儿忙着选积木,并一起搭建起来。小朋友们都在忙碌着,只见XXX站在一旁看着大家搭建,一副想参加又不好意思的表情。我问她:XXX,你怎么不去玩? 她笑了一下,又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。

反思:

   首先,我以“参观者”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,欣赏幼儿的搭建作品,并提问:“这儿建的是什么?谁是总负责? XXX马上站出来说:“这是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建的门洞,还没有建好。”我见他们忙着运积木又问道:“你们用的材料可真多,需要帮忙吗?”“好的,谢谢你。”几个小朋友异口同声地说。“你们再看看还有谁可以来帮忙?”大家一下子就发现了站在一旁的XXX,大家都叫他,XXX还走过去拉住XXX的手说:XXX你来帮我们一起建门洞吧。” 非常乐意的帮大家一起搬运起积木来。作为教师应适时因势利导,引导其愉快地融入同伴的活动,拉进与同伴的距离,使其自然的加入同伴的群体,同时在与同伴的游戏中逐渐的培养其交往、合作等能力。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大二

内容(主题): 苏州园林真好玩

课时数:4

目标:

1、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小桥、假山的几种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,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2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苏州园林的桥》  小组活动《建小桥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神奇的假山》

教学活动《体育:搭一搭》

观察实录:

本次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利用废旧的牙膏盒、卷筒纸芯以及火柴棒和棉签制作园林中的小桥。这些材料能较好地表现出园林里小桥精致的特点。XXXZZZXXX三个小朋友本来三个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,可是到后来发现材料不够了,ZZZ就对XXX说:“我们来合作完成一座九曲桥吧。”XXX也立刻爽快地答应了。她们商量着一个人剪盒子,一个人剪卷筒纸,还有一个人粘双面胶。可是怎么把桥面和桥桩连接在一起呢?ZZZ又想了一个好办法,她撕下一块双面胶牢牢粘在卷筒纸芯的圆口处,这样桥面就能固定住啦,我马上表扬了她们这组的合作精神。

反思:

材料的提供可以更加丰富一些。没有特别强调双面胶的使用,所以有些孩子在使用时就直接撕下一长条,本来双面胶就不多,这组也抢着用,那组也抢着用,特别浪费。下次活动要向幼儿提出具体要求,并为每组提供适量是双面胶。

 

 

 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大二

内容(主题): 我喜爱的园林建筑

课时数:

目标:

1、初步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的几种建筑形式,如亭子、长廊、水榭,欣赏其对称的美,以及建造时与环境的融合协调。

2、在现实的生活中发现具有苏州古典园林韵味的现代建筑,体会古典与现代的相互交融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苏州园林的桥》  小组活动《建小桥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神奇的假山》

教学活动《体育:搭一搭》

观察实录:

    首先我通过猜谜的方式引出主题,来引起孩子的兴趣:园林中有间房,有柱没有墙,房间有凳子,休息好地方。孩子们很兴奋的猜着谜语。然后我出示折好的亭子,和折纸示意图,引导孩子进行观察。然后请孩子说说先折什么?然后折什么?再折什么?最后折什么?我鼓励孩子自己边看图边折,并告诉他们如果遇到困难可以请旁边的小朋友帮帮你,教教你。最后我将孩子的作品进行展览,让孩子欣赏他人的作品,体验成功的快乐。侯ZZ小朋友已经能自己看着步骤图一步步地折好,还有少部分小朋友也能像他一样。对于能力较差的幼儿我便耐心地指导他们。现在大部分孩子都知道折纸时要把纸的折痕抹平。

反思:

因为是一起进行折纸活动的,有些能力弱的孩子虽有同伴的帮助,但还是有困难,如果能分组进行,这样我就能充分的了解孩子的情况并进行指导。如果继续进行延伸活动,可以考虑将幼儿的折纸作品与长廊合作展示,模仿拙政园中廊桥的样子,从多角度了解苏州园林中的建筑,激发幼儿了解的兴趣。这是后面需要做的事情。

 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大二

内容(主题):苏州园林真好看

课时数:6

目标:

1、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漏窗、门洞、鹅卵石的几种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。

2、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3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漏窗》  小组活动《美丽的漏窗》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鹅卵石》 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鹅卵石》
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美丽的门洞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门洞》

观察实录:

    本次活动请小朋友用橡皮泥设计苏州园林的漏窗。孩子们在已经了解园林漏窗造型的基础上,利用对称的原理在方形、圆形的模板上制作。YYY模仿漏窗中羊角的图案上下捏了一对,又搓了长长的两条,粘在正方形的模板上,形似“十字纹”。XXX特别喜欢漏窗中花的造型,所以她在圆形的模板中间做了一朵牡丹花纹,旁边再装饰一圈梅花纹,特别漂亮。

反思:

提供给幼儿的模板中,方形的大多都是鞋盖盒,而圆形只提供了纸盘。在操作中有些幼儿制作的图案有些是单个的,并没有和模板连接上,这可能与提供的材料有关,下次可以提供圆形的盒盖会更好。活动中的语言也可更加童趣,贴近幼儿的生活。可以再强调用橡皮泥搓长的线条,将图案与模板边连接起来,丰富漏窗的意境。

 

 

 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大二班

内容(主题):苏州园林真好玩

课时数:4

目标:

1、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小桥、假山的几种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,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2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苏州园林的桥》  小组活动《建小桥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神奇的假山》

教学活动《体育:搭一搭》

观察实录:

    在“苏州园林”建构活动中有一组小朋友建造了园林的一角,我引导他们自由分工后,有的在玩花阶铺路,有的搭门洞,有的做假山……

当发现YYY建的人比XXX建的假山还高出许多时,我便引导他们自己观察发现这一不合理的地方,启发他们想出修改办法。YYY马上想出了主意:我把假山再筑高些,你把人变矮些好吗?”XXX说:对,好办法!他们边修改还边议论,怎样搭得更好。

经过指导,这组幼儿配合默契, 一个漂亮的园林一角呈现在大家面前,他们高兴地又鼓掌又叫好。这是他们合作建造的成果,孩子们共同分享着团结协作成功后的欢乐。

反思:

大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不在以单独游戏为主,而更趋向与群体化,这就让幼儿感觉到了合作的重要性,合作成为了游戏成功的阶梯。要想使建构内容不断丰富,就要让幼儿学会与同伴、老师交往,学会合作。

在幼儿结伴共同建造某一组复杂的建筑群时,教师要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,注意引导幼儿分工合作,当组内出现不同意见时,要及时进行疏导,让幼儿学会协商,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。

 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大二班

内容(主题):苏州园林真好玩

课时数:4

目标:

1、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小桥、假山的几种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,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2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苏州园林的桥》  小组活动《建小桥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神奇的假山》

教学活动《体育:搭一搭》

观察实录:

今天美工区里大部分都是男孩子,设定的主题是石舫,孩子们都兴致勃勃的参与石舫建构中,AA与单之峰都选择了积塑,相互配合拼起了船底,而较晚入区的刘宇铭看到积塑玩具已经有很多小朋友在玩,就和AA商量:“能不能和我一起玩?”AA说:“我们人数已经够了,快没玩具了,你到其他地方去吧!”“但我已经在最后一格的入区表填上号数了。”XXX不愿意去其他区。CC在一旁拿出小花片对XXX说:“那我们拼一些小船好了。”但XXX还是不愿意,我介入启发幼儿想想:“船上可以有些什么样的摆设装饰一下?”他们回答了好多种:“桌子、椅子、船浆、旗子等。”“那这些小装饰就可以用花片模拟建构,再与大船组合起来。这时,XXX像是获得某种灵感,兴奋的拉着蒋经纬一起用花片装饰石舫。

反思:

通过本次观察发现:有个别幼儿较不愿与他人合作、分享,独占欲也强。这使在集体活动的多数幼儿缺乏交流,语言的沟通,及游戏经验的交往,在某些程度上约束幼儿相互学习与发展的机会。教师在引导幼儿模拟建构的同时,可提醒启发幼儿更多的创造力,在肯定个别幼儿的独特成果时,又要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取得更大的收获。

这次结构活动,虽然有小部分幼儿在合作建构,但有时局限在好朋友中,对其他幼儿的介入拒而远之。因此,教师在评价他们作品时,要多多表演多人合作后的不同成果,让幼儿愿意接受合作后的集体喜悦和荣耀,相互模仿学习到同伴游戏时的玩法与经验,体验分工合作,分享结果的喜悦。

 

个案观察记录表

课题名称:大班幼儿欣赏苏州园林建筑的实践研究

班级:大二班

内容(主题):苏州园林真好看

课时数:6

目标:

1、了解苏州古典园林中漏窗、门洞、鹅卵石的几种基本特征,学会欣赏它们的美。

2、初步知道其中蕴含的美好意义。

3、在认识了解、欣赏喜爱以上元素的基础上,能根据自己的理解,,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,进行再造。

课程内容:

教学活动《美术欣赏:漏窗》  小组活动《美丽的漏窗》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鹅卵石》 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鹅卵石》

教学活动《社会:欣赏美丽的门洞》

教学活动《美术:门洞》

观察实录:

最近,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“苏州园林真好玩”,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了园林里的漏窗,看到图案各异的漏窗时,大家都跃跃欲试。于是,美工区有孩子对着漏窗图片开始模仿绘画了,陶苏仪和XXX观察了一会儿图片后就动手绘画了,没多久就画出了好几副漏窗的精美画作。可是画了几幅后她们就显得有点不耐烦了:“老师,老是画没劲,我们可以画别的吗?”“嗯~~你们愿意试试用别的方法来做漏窗吗?”听了她们的抱怨,我提议道。“愿意,可是用什么方法呢?”于是我和美工区的几个孩子商量起来,最后决定用橡皮泥来做。很快,孩子们的作品出炉了,各种图案十分好看,孩子们也玩的不亦乐乎。

有了上一次的经验,在第二次的区域活动中,我又在美工区里添加了一些剪好的卷纸芯和鞋盒,请幼儿进行拼搭塑形,孩子们又开心的操作起来,还拿着自己的作品向我介绍:“老师,我搭了一个太阳的漏窗!”“看我的,我搭的是花!” ……眼前都是一张张满是自豪的笑脸。

反思:

以往我们在美工区提供的材料比较有限:蜡笔、彩纸。这些材料的表现形式有限,孩子玩多了就失去了兴趣。于是,我们增加了由基本几何形体构成的大、中、小型的成套的积木;金属的、木制的、塑料制的各种可装拆的积塑、胶粒、插片、积铁等,还把一些废旧材料也用于了我们的美工区活动,充分利用多种原材料进行加工,把这些原材料变成需要建构的具体事物,既充实了游戏的内容,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、创造力,何乐而不为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