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域性城市文化背景下幼儿音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
——小一班、小四班专题计划
执笔:韩佳文
一、情况分析:
1、苏州水乡处处折射出美,小朋友也喜欢美的事物,音乐活动能够让孩子感受美、欣赏美、表现美。声势活动,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,如捻指、拍手、拍腿、跺脚,拍桌子,打击简单的乐器等动作。感受音乐的肢体美、和谐美。
2、童谣是传统文化中的精髓,篇幅短小、语言生动、朗朗上口、结构简单。文化是属于民族的。中国是“诗谣”的国度,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宗就是“诗”。其中无不折射出祖先与圣哲们的智慧、美德和思想,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,值得当今儿童去学习、体验、继承和发扬。古代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文学和儿童道德的关系,在儒家心目中,诗谣是伦理道德、道德修养的教科书。现今的儿童需要去采撷民族灿烂文化激荡出的璀璨光芒,去继承中华几千年积淀而成的厚重的传统美德,从而体验美好愉悦的情感,激发文明高尚的情操。
3、感受、欣赏、表现朗朗上口的苏州童谣,这种方法最接近小班幼儿的天性。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,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,动作的节奏来培养儿童的节奏感。这样的音乐教学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,它一切从儿童出发,让儿童自己动手,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,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,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。
二、子课题实施人:韩佳文、梁潇、顾园园、舒梦译
二、子课题实施对象:小一班、小四班全体幼儿
三、子课题研究时间:
四、目标:
1、培养幼儿对苏州童谣的兴趣,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。
2、创设一个开展苏州童谣的良好氛围。
3、挖掘一批富有苏州特色,并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传统童谣。
4、从节奏教学入手,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,充分调动幼儿的各个感知器官,去感悟音乐,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,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。
5、强调幼儿的自主性,注意幼儿的实际特点,让幼儿感受到音乐活动的快乐。
五、研究的内容:
1、童谣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——按节奏朗读歌词;
2、创设民间音乐、苏州童谣的环境。让幼儿耳融目染,激发幼儿吟诵的兴趣。通过模仿、体验、合作积累感性经验,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。
3、欣赏教学中为民间音乐伴奏(截取片段)苏州童谣,抓住音乐节奏、语言节奏。
10月:《外婆桥》
11月:《炒黄豆》
12月:《卖糖粥》
1月:《苏州的糕》
六、研究的方法:
1、调查研究法:采用比较调查,在实验前进行一次调查,实验中后期进行一次调查,调查各个时期苏州童谣民间音乐对幼儿的独特影响,然后整理分析,写出报告。
2、行动研究法:选择几个适合小班年龄阶段的苏州童谣,民间音乐进行一日生活化教育,集体教学。